中草药防治静脉炎的进展

时间:2006-8-30 1:35:07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从静脉中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或在静脉内放置时间太长,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症反应。也可由于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一根血管反复多次穿刺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静脉炎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且影响病人的治疗,近年来广大护理工作者就如何防治静脉炎做了大量的研究,尤其在中医、中药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将静脉炎的发病机理和中草药防治进展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理论上认为输液过程穿刺伤及局部脉络血行不畅,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气血不畅,凝聚肌肤,津液输布受阻则肿胀;瘀血内蕴,蕴久化热。则局部发热;脉络损伤,血溢肌肤或血热内蕴则局部发红,其病机在于血瘀气滞。

  2 症状表现

   输液引起的静脉炎首先是穿刺点局部不适或有轻微疼痛,进而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并出现沿静脉走向条索状红线,按之可触及条索状硬结、严重者穿刺处有脓液,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国外文献报道[2]将静脉炎按症状及程度轻重分为6度。0度仅穿刺局部不适感,无其它异常;I度静脉周围有硬结,可有压痛,但无血管痛。II度局部轻度不适,插管尖端压痛、发红,滴速加快时局部不适感加重;Ⅲ度局部中等度不适,滴速加快时出现血管痛,插管尖端皮肤发红并扩延5cm左右;Ⅳ度局部明显不适感,输液速度有时突然减慢,插管尖端皮肤发红扩延>5cm;Ⅴ度不仅具有Ⅳ度症状外,拔管时针尖可见τ脓液。

  3 预防

   对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的预防方法,包括针对血管的生理特点及用药情况采取调整酸碱度,充分稀释药液,输液前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静脉,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严格无菌操作等预防静脉炎[3],也可应用中草药来预防其发生.如于秀良等[4]用大黄、玄参、天花粉、丹参等组成复方合剂外搽预防化疗病人静脉炎的发生;高玉珍等[5]用七一枝花及细辛用于需长期静脉给药及刺激性强的药物注射后,外搽血管所在处皮肤,有消炎、止痛、保护血管的作用;邓明珠等[6]用地榆、大黄、山甲、冰片、等组成的软膏对有留置针的病人从静脉穿刺点沿静脉走向涂搽,可预防因静脉留置针而引起的静脉炎;张广清等[7]用红花当归、等组成的红归酊在准备穿刺的血管上涂搽可软化、扩张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并可预防静脉炎。

  4 治疗

   治疗方法有很多,如冷、热敷,理疗及硫酸镁湿敷等[8]。在中草药治疗方面有孙立志等[1]用新鲜的木芙蓉花和叶捣碎敷在患处,对静脉炎中的血管硬化效果较好。高玉珍等[5]的七叶一枝花对静脉炎的疼痛疗效较好。何成全等[9]用30%生桐油加70%生石膏拌成油膏防治化疗药物引起的皮下外渗和静脉炎。王光荣[10]用乳香、没药、冰片制成伤湿去痛膏对轻度静脉炎、轻度水肿较好。莫顺仙[11]用黄连、黄柏煎水外敷治静脉炎效果优于硫酸镁。李淑芹等[12]用50%芒硝对静脉输液外渗引起的红、肿、热、痛能迅速缓解症状。邓明珠等[6]用地榆、大黄、山甲、冰片等组成的京万红软膏对穿刺点在关节处或关节以上的静脉炎贴敷效果较好。杨礼珉等[13]用黄柏黄连、红花等浸泡于酒精内对红、热型及栓塞型静脉炎效果好。马新生[14]用丹参、当归、紫花地丁等组成的活络止痛膏;张学增等[15]用红花,甘草研粉制成通络止痛膏;曾溪连[16]用大黄黄柏、天花粉组成的水调散、四黄散、双柏散等均对静脉炎有效。张清和[17]用红花、乳香、没药等湿敷对长期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及臂部注射后的硬节疗效好。于秀良等[4]用大黄、天花粉、丹参等组成的复方合剂;张广清等[7]用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医学图片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针灸 | 中医美容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