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当前性病的防治十分不利。现代医学模式认为,疾病不仅发生于器官,细胞上,同样也可引起人的心理状态的改变;反过来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也有着重要影响。就性病患者而言,羞耻感、负罪感可使患者改变其不良性行为方式,有利于性病的控制。过度的恐惧、悲观绝望、疑病心理,被社会遗弃心理可使患者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心理障碍。而享乐心理可使患者沉湎于危险的性行为方式不能自拨,可致反复发生性病,并在社会上传播性病。
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说过:“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一个性病患者若只治愈了其躯体疾病,而不解决其心理异常,则其仍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性病患者,不仅要治疗其躯体疾病,还要研空其心理特点,了解这些心理特点对治疗、预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帮助其改变不良心态,更好地适应社会。这就要求医生不仅要有高明的医术,不要掌握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在治疗性病的同时,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施以适当的心理咨询,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性病患者的心身得到完全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