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童年谁来护佑

时间:2006-9-1 2:33:18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大妈的。我希望将来能够做生意,挣很 多钱来报答大妈一家……

  1 2 岁的小帽在海洛因弥漫的火塘边长大
  1 2 岁的傣族少年小帽是个浑身透着灵气的小学二年级学生,和别的孤儿不同的是,小帽很开朗,在他的叙述中,全是对过去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现实生活的乐观体验——
  我喜欢爸爸,爸爸活着的时候对我很好,他总是给我零花钱,给我买好吃的东西,买新衣服。爸爸很能干,能挣钱,他会帮别人挖地、种地、砍甘蔗……后来爸爸开始吸毒,然后改用静脉注射,我亲眼看见爸爸把那种像洗衣粉一样的粉末溶化在水里,然后往胳膊上打,爸爸每天注射3 次。我还见过爸爸毒瘾发作时痛不欲生 的样子。我劝过爸爸,要他别再吸毒了,可爸爸对我说:孩子,我已经戒不了了。
  我现在跟二妈 (伯母) 一起生活。二妈对我像对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从来没有骂过我。二妈非常勤劳,每天早晨6 点就下地干活,全家人都靠她种地养活。我每天放学后都帮着二妈干活,我会煮饭、炒菜、放牛,周末或放假时,我常常到河边钓鱼,钓回来后全家人围在火塘边烤着吃,很开心。
  我最喜欢的事情是上学,学校离家有5 0 多分钟的路程,我从不迟到缺席,除非是病重起不了床。我喜欢每一门课程,每次考试我都在前5 名。以后我要考大学 ,找一份好工作,挣很多钱给二妈。
  小帽看上去很快活。可知道他的身世后,有一种隐隐的不安浮上心头。小帽的父亲,有兄弟5 人,4 人吸毒,妈妈也是因吸毒而死的。小帽从小就受海洛因的“熏陶”,爸爸在火塘边吸食海洛因时,他就躺在火塘边。父母死后,二妈把他接到自己家里,发现小帽常常抽搐,原因是他离开了那个弥漫着海洛因的环境,一时适应不了。在小帽的家乡,毒品廉价而容易获得,成年男子以吸毒为时尚,渐渐长大的小帽能否抵御毒品健康成长?马丽君在返回昆明的路途中一直在想:毒品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魔力,让这么多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以至于付出生命 的代价?在中缅边境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无辜的孩子们在被毒品夺取父母的生命后,仍将继续面临着毒品对自己的诱惑,他们用什么来抵御这种魔鬼般的诱惑?他们能够逃出毒品的魔掌吗?
  艾滋病家庭社区寄养项目自2 0 0 3 年4 月开始实施。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李建民有太多的感慨——
  接这个项目的时候,心里一点底也没有。艾滋孤儿对我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尽管一直跟儿童打交道,也知道艾滋病在云南最早发现,有一定数量,但把艾滋病和孤儿连在一起,还是第一次。艾滋孤儿有多少?在哪里?什么样的家庭 愿意收养他们?一切都是未知数。当我们来到位于中缅边境的某某县一户一户走访调查后,心里有了一种复杂的感受,震惊之余难以割舍。
  首先是震惊于他们的贫困。一间间无人居住的破房子家徒四壁,一阵风就能卷走。多数孩子被年迈的爷爷奶奶收养,只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度日如年;再就是震惊于吸毒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和艾滋病病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如此高。在所走访的1 0 个村子中,有一个村子竟有4 0 多人被感染。有一感染者四年前被查出,现在已经发病,而他的两个孩子分别为4 岁、2 岁,没人知道两个孩子是否被感染; 三是震惊于艾滋孤儿数目不小,并快速增长。在摸底调查前,下面报上来的仅有2 9 名。当我们实地考察后发现,许多孤儿因为种种原因被忽略、漏报,其原因之一是不愿让人知道父母死于艾滋病。
  项目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5 0 名艾滋孤儿得到了生活、教育、医疗三方面的资助,其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问题也摆在了项目执行者面前:项目是有期限的,该项目到期后,孩子们是否又将重新回到贫困中?项目的资助对象有限,而新的艾滋病孤儿却不断出现,谁来帮助他们?
  每一个艾滋孤儿都经历了丧父丧母的心灵创痛,目前的项目设计仅限于改善他 们的生存环境,而他们需要得到心理关怀,获取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们需要建立生活目标,掌握拒绝不良诱惑的技能……
  艾滋病正在成为我们不能不正视的社会问题,艾滋孤儿也随之将成为我们难以忽视的一个群体,带有超前性和示范性的项目,为社会提供了关爱艾滋孤儿的一种模式,但这远远不够,还需要每一个有良知、有爱心的人伸出手来,帮助这些无辜的、不幸的孩子。

 

上一页  [1] [2] 


莱姆病的特征性靶

常见性传播疾病(

子宫肌瘤(腹腔镜

疥疮(臀部)

疥疮(脚部)

尖锐湿疣3

尖锐湿疣4

尖锐湿疣5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医学眺望网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男性保健女性保健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