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皮肤对日光照射(主要是中波紫外线)的一种迟发性敏感反应,损害呈多形性,反复发作于暴露部位。属于中医“日晒疮”范围。
临床表现
1,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春夏季发生井加重,秋冬季缓解或消退。症状与日晒有明确关系而且呈波动性,好发于青中午。
2,皮损见于面颈、手背、前臂等暴露部位,尤以颧、颊、额部为甚,头皮和衣领遮盖部位不累及,颈前常呈“旷型损害。损害分布往往对称,常呈小片状而不融合。
3.皮损呈多形性,常见为小丘疱疹型、湿疹型和痒疹型,其次为红斑水肿
治 疗
1.西医药治疗
(1)避免强烈日晒,外用防光剂,如5%二氧化钛霜或5%对氨基苯甲酸霜、氧化锌软膏等。
(2)口且艮氯喹0.25g,每日2次,2周后改为每晚1次。可同时口服抗组胺药。
(3)烟酰胺50-lOOmg,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族药物亦可配合服用。
(4)局部可按皮损·表现分别处理,一般用安抚止痒及皮质激素制剂等,忌用焦油类制剂。
2.中医药治疗:本病中医辨症当多 属湿热血毒。
治法:凉血解毒,清热除湿。方药:龙胆草15克、白茅根15克、紫草15克、生地10克、大青叶15克、黄芩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车前草10克、六一散30克(包煎)。水煎服,日1剂。药渣可煎汤外洗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