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的研究要重视防治结合 关于防治研究的思路和建议

时间:2006-8-31 23:04:37   文章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文章导读:

   十年前,英国皮肤病专家Fry为纪念《英国皮肤科杂志》创刊100周年的撰文中提到:“100年前第一篇关于银屑病的报告认为,银屑病不仅能治,而且可以治愈。可惜100年的时间证明,可治愈的看法不正确;希望在今后的 100年内能解决这个问题”。医药科技的发展需要时间,对于皮肤科工作者来说,解决银屑病的问题可谓任重而道远。然而,科学地分析银屑病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国情,抓住阶段性的研究重点、不断地推进研究进程,则有可能缩短解决银屑病的时间。
   一、银伤病防治研究基本状况的回顾
   1.1患者的情况
   1984年全国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全国患病率为0.12%,根据递推方法计算;目前我国银屑病患者总数约300万以上。总的趋向是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在银屑病患者中,以皮损面积占体表面积10%以下的轻度患者为最多(60%以上),大于体表面积30%的重度患者约为8%,另30%为中度患者。就病型而言,寻常型银屑病约占98%,而脓疱型、关节病型及红皮病型仅占极少比例。但近年来较严重型的患者似有增多趋势。据彭永年的长期随访调查,患者发病后的病程演变情况各不相同,约 2 0%的银屑病患者只发生一次,经治疗不再复发;70%的患者轻重不同,时好时坏;只有10%的患者皮损严重,治疗困难且复发也快。
   1.2近年来的研究倾向
   从《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5年至 1998年,以及1997年全国首届银屑病学术会议和1998年第5届亚洲皮肤科大会发表的论文来看,实验室研究、探讨发病机理的文章占绝大多数,而治疗研究很少,关于预防研究则更少,更缺少综合治理的措施和探讨。即微观研究多,而宏观研究很少,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
   由于银屑病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从而限制了针对病因和发病机理的疗法和药物的研究进展。因此,关于发病原因和机理的研究十分重要,这可能是上述实验室论文占绝大多数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这些研究和探讨发病机理论文的内容来看,大多是研究发病原因和机理中的一个或数个有关因素;虽然也可得出与发病有关的结论,但是,银屑病的发病原因和机理极为复杂,诸多因素交织成网,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赤极其复杂,如何才能抓住网络之纲领而不是网络的局部,特别是因果关系,这是病因和发病机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说,在短期内有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可能性不大。防治方面的论文之所以很少,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原因之一可能是受防治研究实际水平所限而论文得不到采用和发表,尚有一种可能是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宏观上防治研究水平及先进程度或深度比不上实验室微观研究,且防治研究所耗费的时间、人力及物力相对较多,不易出论文和成果,故而不愿意选择宏观研究课题。我们认为,在加大病因和发病机理研究力度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解决银屑病患者现实的治疗和预防研究,应微观和宏观并举,互为补充,协同攻关。而当前更应特别重视宏观研究方面的选题和经费的投入。
   l.3治疗研究情况
   回顾我国对银屑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近50年来用于治疗的药物和方法不计其数,但尚缺乏今医生和患者非常满意的药物和方法。值得提出的是,在治疗药物和方法的研究及实施过程中,许多药物和方法或因疗效不高,或因严重副作用而逐渐被淘汰。人们仍在不断地寻找新的、更有效而安全的药物和方法。关于银屑病治疗和新药研究的基本思路,郑家润曾在1997年《中华皮肤科杂志》上写道:“从银屑病的本质和药物固有属性来看,更新和发展新药才是根本出路”,他指出:“对于银屑病,一是提高治疗学水平,二是研制新药,但国内的现状是改善银屑病治疗学的潜力很大,而研制新药的能力较弱,理应首先解决前者”。也就是说,根据我国的国情,应首先将改善治疗学的研究作为目前研究的重点。研究病因和发病机理,找出有针对性的新药物和方法固然十分重要,但从近年来推出的治疗银屑病的新药来看,往往是在临床实践中从民间或治疗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的,如雷公藤、环抱素A及维生素I)3 衍生物即是如此。从临床治疗实践和探索中发现有效药物,然后研究其作用机理,这对寻找治疗银屑病的新药物而言,也不失为一种较为实际的研究方法。
   1.4关于治疗的期望值
   我国的总患病率(0.12%)与日本比较接近,而明显低于欧美国家(1%-2%),这主要是由种族差异和遗传背景不同所决定的。银屑病有遗传背景已是不争事实,许多研究发现其致病基因分布在患者的多条染色体上,这些基因到底有多少尚不十分清楚,基因治疗仍十分遥远,在基因治疗尚不能付诸于实施之前,银屑病的根治也就无从谈起。在现阶段,应根据各个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治疗和照料,实事求是地告诉患者病情的真实情况,以及目前治疗的实际水平。在对待治愈或根治的问题上,医生和患者在短期内都不能有过高的期望值,使患者不至于为盲目追求所谓根治和急于治愈而乱投医、乱用药,造成经济上的浪费,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医源性伤害。
   二、要转变防治研究观念
   2.1重新认识“医学目的”
   1992年美国的Daniel Callahan院士指出;存在于医学界的种种矛盾和危机,其根源在于对“医学目的”认识不正确,要在世界范围内重新考虑和讨论医学的根本目的。包括中国在内14个国家的医学和哲学界形成的“医学目的--确定新的优先战略’的报告中,提出了4个不分先后次序的医学目的:(1)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2)解除由病灾引起的疼痛和疾苦;(3)照料和治疗有病的人,照料那些不能治愈的人;(4)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这些概念完全不同于以往乃至目前只注重疾病本身和偏重于治疗的观念。应该用这些概念来衡量一切医学研究和一临床实践,当然,也应该用这些概念来反思和审视银屑病当前的研究与防治工作,以开拓防治研究的新思路。只所以要重新认识“医学目的”,是因为本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消灭了天花,基本上控制了烈性传染病,使人们产生了错觉,认为只要科技进步,加大投入,就能消除任何疾病。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社会大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出现了环境污染、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尽管医学科技在飞速发展,医疗费用越来越多,医院越办越大,但诸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各种肿瘤等疾病非但未减少,而且明显增多。这说明仅以科技为中心的医疗投入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人类战胜疾病的问题。对于银屑病来说亦是如此。城市的生活水平、医疗条件及医药费用的投入远远高于农村,但1984年全国银屑病调查的结果却是城市的患病率高农村,而且病情严重度农村与城市相差不多。近来的调查亦表明,成都市银屑病的患病率是德阳县农村的2倍,徐州市银屑病的患病率则是乡村的2.8倍。近年来,用于银屑病病因研究方面的经费逐年增多,新的治疗药物不断上市,随之而来的是患者用于治疗的费

[1] [2] [3] 下一页


莱姆病的特征性靶

常见性传播疾病(

子宫肌瘤(腹腔镜

疥疮(臀部)

疥疮(脚部)

尖锐湿疣3

尖锐湿疣4

尖锐湿疣5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医学眺望网保持中立

广告赞助更多

广告赞助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医学院 | 医学考试 | 健康养生内科 | 外科 | 妇科 | 儿科 | 性病 | 皮肤 | 五官 | 肝病 | 两性 | 中医人微博